1 去年夜郎古酒業的河南經銷商張雷先生曾經寄給我們幾款夜郎古酒產品進行品鑒,我們也發表了《品酒筆記:品三款夜郎古酒》一文,將“夜郎古?大金獎”“夜郎古?盛宴”“夜郎春秋”三款酒與同出茅臺鎮的飛天茅臺做了對比。筆者還曾多次在中石油加油站的便利店中見到過夜郎古酒業與中石油合作出品的“好客之義”酒。對夜郎古酒,我們是聞其名,品其酒,但未見過其酒廠,此次茅臺鎮之行方得見其真顏,有了不少意外的收獲。 夜郎古酒業大門 2 夜郎古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有老廠與新廠兩個廠區,新廠位于仁懷市名酒工業園區之內,筆者參觀的是新廠區。夜郎古酒業董事長助理何小兵先生陪同我們參觀了夜郎古酒業的整個生產流程,包括釀酒車間、制曲車間、儲酒庫等。 遠眺夜郎谷正在建設中的新車間 我們進入生產車間時工人們正在忙碌,酒醅已經完成了一次蒸煮并加入了曲藥,正在收堆,一位女工操縱著行車,操作動作熟練。時間已到4月底,天氣已經有些熱了,釀酒車間更是悶熱。釀酒是強體力勞動,人常說“世上三般苦,打鐵、釀酒、磨豆腐”,其中艱辛可見一斑。在制曲車間,成品曲塊堆積成一座座小山,曲蚊在曲塊表面飛舞,一對老工人正在搬曲,一身灰塵,當時心里即感嘆:品酒論酒是愜意且富有詩意的,但釀酒卻是辛苦的,只有到了生產一線才能體會到酒中豐富的含義。 其時,夕陽正好,光線從車間的天窗投射進來,照射在還在勞作的工人身上,照亮了一半的窖池,光影之間酒味盈鼻,有種別樣的生機盎然之感。 3 在參觀夜郎古酒業儲酒庫時,我們喝到了儲存30年的老酒。夜郎古有不少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余氏燒坊的老酒,酒壇上掛有標牌,記錄著封壇時間、酒的年份、酒的度數等。我們品嘗到的老酒酒色淡黃,已近茶色,入口綿柔,品至后半段才覺有微微挑起之感,有了一些刺激,尾味悠長。喝第一口時醬香并不濃郁,第二口香味漸出,優雅、協調,越喝越香,有種了無掛礙之感,就像人活到一定年紀后就從容了,天高云淡。品酒一個多小時后,筆者仍能感覺到口腔中盈滿了醬香余韻,與在市場上買著喝到的成品酒迥異,以前筆者曾發表過《好酒只能在酒廠喝到》一文,這個觀點再次得到了驗證。 何小兵先生(中)請李尋先生品嘗夜朗古窖藏的30年老酒,李尋先生品后極為稱贊 4 在返程的路上,筆者又與同事們討論起了勞動和酒的關系。在釀酒車間中我們看到的是汗水和辛勞,環境也并不似品酒室那么干凈優雅,但正是在這種環境下,正是這些摻雜了汗水的勞動,才釀出了那么明澈、醇美的中國白酒,中國白酒為什么有力量?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它飽含著復雜辛苦的勞動。 / END / ?感興趣的酒友加v/q:1611225087 關注留言或私信,帶你“直面”李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