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趣味論古今 原標題:授銜時,他被授予上將軍銜,卻有人舉報他有“特務”嫌疑
授銜時,他被授予上將軍銜,卻有人舉報他有“特務”嫌疑在我國近代歷史上,涌現出了很多英雄,他們拋頭顱撒熱血,為國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建國后,國家也沒有忘記他們的貢獻。1955年,我國舉行了授銜儀式,對那些有突出貢獻的將領們進行了授銜。 后來,軍銜制取消了,到了1988年,又恢復回來了軍銜制。在1988年授銜時,共有17位將軍被授予了上將軍銜。要知道當時的最高軍銜就是上將軍銜,被授予上將軍銜的將軍有的是開國將軍,有的是資歷和戰功都赫赫有名的將軍,所以得到上將軍銜的將軍所做的貢獻都是不可否認的。 但在1988年授銜前夕,約有這么一位將領,他被人舉報,說是有“特務”的嫌疑,認為他不適合被授予上將軍銜,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參加革命他就是趙南起,他的一生十分傳奇,他其實是一名韓國人。1927年,趙南起出生在朝鮮忠清北道清源郡(現屬于韓國),后來他們一家因為迫于日本殖民地的迫害,逃往進入了中國境內,并在吉林安頓了下來。 1945年,日軍投降,朝鮮也從日本殖民地當中解放了出來,很多流浪在東北的朝鮮人也踏上了回國之路,在這個時候,趙南起沒有人,還是選擇留在了中國。 1945年9月,他還做出了一個很大膽的決定,那就是加入共產黨。他步行了100多里山路來到吉林市,找到了民族解放同盟部,申請加入共產黨,從那以后,他便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主動請纓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趙南起主動請纓,跟隨志愿軍入朝作戰,負責擔任翻譯和聯絡工作。當時,才年僅23歲的趙南起已經是一名正團級干部了。直到1958年,他才跟隨最后一批志愿軍回國,在此期間,朝鮮副首相樸憲永還向他拋出了橄欖枝,希望他能回到朝鮮,但他拒絕了。 回國后,他被任命為吉林省軍區副政委兼延邊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后來還做到了吉林省副省長。1985年,他被軍委調任為解放軍總后勤部副部長。 清者自清本來擔任副部長的他,已經準備晉升為后勤部部長了,而且也被評定為了上將軍銜,但此時,卻出現了一封舉報信。在信中曾寫道,趙南起在延邊擔任書記的時候,他的弟弟在韓國,還曾在廣播上對他進行過策反,但趙南起沒有向組織上報此事,所以他們認為,趙南起有“韓國特務”的嫌疑。 好在當時趙南起收到一封信后,政治覺悟很高。因為當時那封信是從香港寄過來的,這種海外信當時還是很敏感的,趙南起還把自治州的公安局長和安全保衛部門的負責人一起叫去,和他們一起看了那封信。當時這封信是一位香港記者寄過來的,信中有趙南元這個名字,希望趙南起能和記者聯系,以促成兄弟的團聚。 但因為當時的敏感年代,趙南起沒有聯系記者,把自己內心的兄弟情感壓了下來,之后便把這封信交給了公安局來存檔。正是由于有存檔,所以趙南起才脫離了“韓國特務”的嫌疑。 |